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408考研经验分享

1、前言

虽然自己考研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但是那年夏天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日子放佛就在昨日,曾经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的身影在脑海中也依旧鲜活,现在还是非常的怀念那段时光并感激它所带给我的一切。

想起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当时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帖,收获了很多。所以自己成功上岸之后,也早有想法把自己的经验捋一捋,写下来,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便利。可由于毕业、开学事情比较多,就把这件事耽搁下了,直到近期,才应小伙伴之约,把它写下来。

2、准备背景

我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因为华科的物联网是放在计算机学院下面的,所以比较幸运的是,408的四门大课我们都学过了。然后教材的话用的就是我们学校自己的教材,辅导资料用的是王道的四本单科书,后面的话又买了王道的历年真题以及8套模拟题。最后比较幸运,成功上岸了浙江大学,408成绩134分,个人也比较满意了。

3、备考过程

我的408备考过程概括说的话就是三轮复习,也是参考了自己高中的备战高考的过程。我是8月份开始复习的专业课,到考试的12月份大概有四个多月,然后我的安排是8、9和10月的上半旬一轮,10月下旬到11月20号左右二轮,最后一个月三轮冲刺。下面详细说下自己的三轮是怎么做的,其中参杂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小技巧:

  • 第一轮看教材+单科书。首先我把四门课做了一下划分,数据结构一组,组原和操作系统一组,网络一组。这样划分是因为组原和操作系统在很多部分的内容是相近的,比如内存管理,IO等等。
    四本单科书总共大概1200页左右,我的一轮时间是8、9已经10月上半旬,算算天数的话大概有70多天。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四门课的难度系数:组原>=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网络。所以数据结构和组原我大概一天看10—20页单科书,操作系统大概15—25页,网络一天不低于20页。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划分,目的是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不同科目不同章节的难度可以灵活调整。
    正式开始看书之后的步骤大概是这样,整体按照王道单科书的目录顺序复习,在复习每一个章节的单科书之前先把教材对应的章节内容过一下,然后开始看单科书,并且做后面的练习题,题目最好用铅笔做,或者写到一张纸上(为了二轮)。把自己不熟悉的概念用荧光笔重点标记,然后准备一个笔记本(这个很重要,这个本子陪伴了我整个专业课的复习过程,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把自己做错的题、对应题目的答案解释和对应的教材概念抄一遍,有空的时候多翻一下,然后尽量能做到理解,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可以背过(不推荐这么做)。
  • 第二轮的话,主要是看单科书,然后辅看课本。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一轮复习的内容已经忘了很多了,这没关系,大家基本都这样。第二轮还是跟第一轮一样,看408的前面的知识点,然后做知识点对应的题目,特别是要注意自己第一遍做错了的那些,因为第一遍错了第二遍错的可能性还是很大,期间有不太懂的知识点可以参考教材的解释。第二轮的过程大概一个月多一点,过完之后对整个的408的内容就应该有个一个基本的掌握了,这时候如果上考场的话,我觉得我可以做到8、90分左右吧。当然后面的几十分就需要在第三轮中提高了。
  • 第三轮以做题为主,这个阶段之前买的王道的8套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就该派上用场了。模拟题加真题总共大概20套左右,我给自己设置的是一天一套,找几天不想做的休息,做完开始对答案检查,并且记录错题以及相应的知识点,然后查看在自己模拟考试的过程中自己察觉到的不熟悉的部分知识点,主要是翻单科书和教材。
    做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除了离你最近的那一年,其他的题目你都已经在四本单科书中做过了,这时候做除了你完全没做过的那套题,其他的主要是为了查缺补漏,看看自己什么地方还没有掌握好。最后一套可以作为实战练习,不要太看重自己模拟考的成绩,模拟考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查缺补漏,第二个是为了让自己熟悉考试的过程,让自己知道自己做每种题型大概要多久,提前做好考试的时间安排。至于王道的模拟题,我觉得整体来说,跟真题的出题思路偏的比较多,当然做还是要做的,目的自然也是查缺补漏。
    最后考试前一两天,把自己的错题本好好看看,然后就调整心态,准备上考场了。

其实复习这么久,也不可能把408考的点全都掌握的很好,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总会有那么几个题考到的点是自己不熟的,甚至完全没看过的,这时候也不必太紧张或者焦虑,只要努力复习了就好了,不求最后的结果有多好,但求无愧于心吧。

4、后记

希望各位看到本帖的同学考试顺利。我还是挺佩服那个小伙伴的,辞职考研需要很大的勇气,祝他顺利考上吧。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